联系人:林经理
18358429361
注塑加工中飞边(毛边)问题反复出现,从设备到工艺的全流程解决方案
发布日期:2025.09.08 类别:常见问题
飞边是注塑生产中最令人头疼的缺陷之一,表现为制品边缘、分型面、嵌件缝隙甚至顶针位置出现多余的薄料,不仅增加后处理成本,还可能因飞边残留导致装配卡滞。要彻底解决,需从多环节系统排查:
• 模具本身的问题:这是最常见诱因。长期生产后,模具导柱、导套磨损会导致合模间隙变大,尤其是分型面不平整时,熔体极易从缝隙溢出;模具型腔与型芯的配合精度不足,或镶件、抽芯结构松动,也会形成局部间隙。此外,模具排气槽设计不合理,排气不畅导致型腔压力骤增,可能 “撑开” 分型面,间接引发飞边。解决需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:研磨分型面确保平整,更换磨损的导柱导套,紧固松动的镶件,同时清理或拓宽排气槽(深度一般控制在 0.02-0.05mm,避免熔体堵塞)。
• 设备与参数设置: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是关键。当型腔压力超过锁模力时,模具会被 “顶开”,尤其生产大型制品或使用高流动性原料(如 PE、PP)时更明显。需根据制品投影面积计算所需锁模力(公式:锁模力 = 型腔压力 × 制品投影面积 × 安全系数 1.2),确保设备锁模力满足需求。此外,注射压力过高、注射速度过快,会迫使熔体以更大冲击力突破模具密封,可逐步降低注射压力(每次降 5%)并放缓注射速度(尤其在填充后期),观察飞边是否减少。
• 原料与工艺细节:原料流动性过强(如熔融指数过高的 PP)或混入过多回料(回料比例超过 30% 时,熔体稳定性下降),易导致飞边。可更换熔融指数更低的原料,或控制回料比例,必要时添加少量增韧剂改善熔体强度。另外,料筒温度过高会进一步提升流动性,需根据原料特性下调温度(如 ABS 料筒温度可从 230℃降至 210℃),同时检查料筒是否有局部过热(如加热圈故障导致某段温度异常)。
联系我们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