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林经理
18358429361
注塑制品出现气泡(气孔)的分类及针对性解决策略
发布日期:2025.09.08 类别:常见问题
气泡是制品内部或表面的中空缺陷,按成因可分为 “气体气泡” 和 “真空气泡”,两者解决思路截然不同,需先明确类型再针对性处理:
• 气体气泡(因气体卷入导致):表现为气泡内有气体(刺破后会漏气),多因熔体填充时卷入空气、原料含挥发物或模具排气不良。
◦ 卷入空气:注射速度过快,熔体在型腔中 “湍流”,卷入空气;浇口位置不当,熔体冲击型腔壁形成涡流。解决:降低注射速度(尤其填充初期),采用 “分段注射”(先慢后快);优化浇口位置,避免熔体直接冲击型腔壁。
◦ 原料挥发物:原料中含有水分(如未干燥的 PA)、助剂(如润滑剂过量),高温下挥发产生气体。解决:加强原料干燥(如 PA 干燥至含水率≤0.05%);控制助剂添加比例(润滑剂不超过 1%)。
◦ 模具排气不良:型腔深处、熔接痕位置排气槽堵塞,气体无法排出。解决:清理或增设排气槽(深度 0.02-0.04mm),在型芯、镶件底部增加 “排气针”。
• 真空气泡(因收缩不均导致):气泡多位于制品厚壁中心(刺破后无气体,呈真空状态),因厚壁处熔体冷却收缩时,周围材料无法补充,形成 “真空腔”。
◦ 核心诱因:保压压力不足、保压时间过短,或熔体温度过低导致流动性差,无法填充至厚壁中心。
◦ 解决策略:提高保压压力(至注射压力的 70%-80%),延长保压时间(直至厚壁处完全凝固);适当提高料筒温度(如 PP 从 200℃提至 210℃),改善熔体流动性;优化制品设计,减少壁厚差(如将 10mm 厚壁减至 8mm,通过加强筋提升强度)。
此外,螺杆回料速度过快也可能卷入空气,需降低回料速度(保持平稳),并检查止逆环是否磨损(磨损会导致熔体回流,卷入气体)。
联系我们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