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人:林经理
18358429361
注塑原料降解的全方位危害及从预处理到工艺的预防措施
发布日期:2025.09.08 类别:常见问题
原料降解是塑料在高温、剪切、氧化等作用下分子链断裂的现象,对生产的影响远超表面缺陷,需高度重视:
• 制品质量的多重危害:表面会出现 “银丝”(降解产生的气体在熔体中形成气泡,冷却后留下亮纹)、焦斑(局部过热导致原料碳化)、变色(如 PC 降解后发黄,ABS 降解后发黑);力学性能急剧下降,冲击强度可能降低 50% 以上,导致制品脆化、易开裂(如手机壳跌落测试合格率骤降);内部产生微裂纹,影响密封性(如密封件因降解出现渗漏)。
• 生产环境与设备损伤:降解产生的气体(如 PVC 降解释放 HCl,POM 降解释放甲醛)具有强腐蚀性,会侵蚀设备的镀铬表面(如料筒内壁、螺杆),缩短设备寿命;刺激性气味会危害操作人员健康,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;降解后的熔体黏性增加,易黏附在料筒、喷嘴处形成积碳,导致下次生产时原料污染,形成恶性循环。
• 全流程预防方案:
◦ 原料预处理:吸湿性原料(如 PA、PC、PET)必须干燥,PA 需在 80-100℃下干燥 4-6 小时(含水率≤0.05%),PC 需在 120-130℃下干燥 8-12 小时,避免水分在高温下与原料反应引发水解;清除原料中的金属杂质(可用磁力架过滤)和粉尘,防止杂质在剪切作用下产生局部高温。
◦ 工艺参数严格管控:根据原料热稳定性设定料筒温度,如 PVC 加工温度上限为 180℃(超过 200℃会剧烈降解),POM 控制在 190-210℃;控制原料在料筒内的停留时间,计算公式为:停留时间 = 料筒容积 ÷ 每小时射胶量 ×60(分钟),确保不超过原料热稳定时间(如 PC 的热稳定时间约 30 分钟);停机超过 10 分钟时,需降低料筒温度(如 PC 从 280℃降至 200℃),或排空料筒内原料。
◦ 设备维护:定期清理料筒和螺杆(可用 HDPE 作为 “清洗料”),去除积碳;检查加热圈是否损坏(避免局部过热),热电偶是否精准(误差需≤±5℃);确保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合理(磨损后间隙过大会增加剪切力,需及时更换)。
联系我们
微信扫一扫